
中秋月满,家国同庆!2025 年中秋、国庆双节假期,不少南沙居民已规划好出行、聚会或户外活动。但当前正值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,加上假期人员流动频繁、聚集增多,流感、诺如病毒等 “健康刺客” 也可能趁虚而入。为守护大家的节日健康,南沙区结合最新健康提示优益配资,整理了这份双节安全指南,邀您一起平安过节、快乐团圆!
一、出行前:做好“1 个关注”,提前筑牢健康防线

出发前的准备工作,是平安假期的第一步。建议大家提前关注目的地健康风险,尤其是有跨境或跨区域出行计划的居民:
密切查看目的地疾控部门发布的传染病提示,重点了解当地是否有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、寨卡病毒病、疟疾等蚊媒疾病流行,或流感、诺如病毒感染等聚集性疫情;
若目的地为蚊媒传染病高发区域,提前备好含避蚊胺、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、驱蚊贴,以及浅色长袖衣裤;
出行前若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、腹泻等不适症状,建议暂缓行程,先到就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,避免带病出行。
二、旅途中:做好“3 类防护”,远离健康风险
假期游玩时,别让健康问题打断好心情。无论在户外、餐厅还是人群密集处,都要做好针对性防护:
1. 防蚊叮咬,远离蚊媒传染病

当前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正处于高发期,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,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护:
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,避免蚊虫直接叮咬;
在外露皮肤(如手臂、脚踝)及衣物上涂抹正规驱蚊剂,每2-3 小时根据出汗情况补涂;
避开蚊子活跃高峰时段(日出后2 小时、日落前 2 小时),不在树荫、草丛、积水洼地、凉亭等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;
入住酒店或民宿时,检查房间纱窗、纱门是否完好,睡前可使用电蚊拍清理室内蚊虫。
2.守好饮食关,预防食源性疾病
优益配资
假期聚餐、品尝地方美食是常事,但饮食安全不能忽视,尤其要警惕诺如病毒、细菌性肠胃炎:
外出就餐时,优先环境整洁、卫生条件较好的餐厅;同时,使用餐具前需仔细检查,优先选用带有消毒合格标识的经过消毒的餐具,或选择包装完好、在保质期内的一次性餐具,避免使用无卫生保障的餐具。
外带或购买食物时,选择正规商家,确保食材新鲜,生熟食物分开盛放,避免交叉污染;
不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(如刺身、生蚝)、肉类(如溏心蛋、未全熟牛排),所有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;
不采摘、不购买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菌、野生植物,避免误食有毒食材;
饮用开水或正规品牌瓶装水,不喝来源不明的散装水。
3. 做好个人卫生,预防呼吸道传染病

假期景区、车站、商场等场所人员密集,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易传播,需注意:
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居民,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、孕产妇、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,建议在假期前或返程后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种,提升自身免疫力,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;
在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(如地铁、景区排队区)全程佩戴口罩,口罩潮湿或污染后及时更换;
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,或用肘臂遮挡,避免飞沫传播,用过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;
勤洗手,尤其饭前便后、触摸公共设施(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)后,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流动水清洗,若没有洗手条件,可使用免洗消毒凝胶。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。
三、返程后:做好“1 项监测”,早发现早处理

从外地返南沙后,别忽视健康监测,若出现不适症状,及时就医是关键:
•返穗后14 天内,每天留意自身健康状况,若出现发热(体温≥38℃)、皮疹、关节痛、腹泻、呕吐、咳嗽等症状,立即前往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就诊;
•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(如去过哪些城市、是否到过蚊媒疾病高发区)和饮食情况,方便医生精准诊断,避免延误治疗;
为保障南沙街坊的健康,若有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可到发热门诊(诊室)机构就诊,部分门诊机构还提供24小时接诊服务。
四、居家小贴士:清积水、护环境,筑牢家庭防蚊屏障

即使不外出,居家期间也要做好防蚊工作,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:
定期清理家中及阳台、楼道的卫生死角,清除落叶、杂物,疏通沟渠、排水口,避免积水;
翻盆倒罐,清理花盆托盘、闲置水桶、饮料瓶、废旧轮胎等易积水容器,水养植物(如绿萝、富贵竹)每周更换1 次水;
检查空调排水孔、地漏是否堵塞,及时清理积水,储水容器务必加盖密封;
若家中蚊虫较多,可选用正规合格的卫生杀虫剂(农药登记证号,如WP****)进行消杀,喷洒时避开食物、餐具和儿童玩具,离家或下班前关闭门窗,消杀后通风半小时再进入。
双节假期,健康是最好的礼物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做好防蚊、防疫、饮食安全等各项防护,用整洁的环境、健康的状态,迎接中秋的团圆、国庆的喜悦!
最后,衷心祝愿全体南沙居民:中秋团圆、国庆快乐,身体健康、阖家幸福!
广州市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2025年9月30日
来源:文体南沙优益配资
网眼查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